2013“海峡两岸导游之星”大赛即将创意开赛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领导嘉宾与两岸决赛选手合影

 

  


  

  12月9日,2013年“海峡两岸导游之星”大赛组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本项赛事相关筹备情况及赛事特点。大赛组委会主任、厦门市旅游协会会长、厦门市旅游局黄国彬局长;漳州市旅游局蔡绿漪副局长;泉州市旅游局苏悦副局长,台湾导游协会荣誉理事长、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吴雁辉常务理事;台中市观光导游协会曾美智理事长;高雄市观光导游协会程利华常务理事;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驻厦门办事处欧修智主任;中华两岸海峡旅游品牌营销传播联盟杨再平执行长;思明区旅游园林局杨斯航调研员;厦门市导游协会张斌会长以及来自厦门、漳州、泉州、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澎湖、金门的24位决赛选手;新华社、中国旅游报、厦门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、厦门旅行社代表、厦门导游代表出席了发布会。发布会由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阳方根主持。

 
  大赛组委会主任、厦门市旅游局黄国彬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两岸旅游正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,在此背景之下,举办2013“海峡两岸导游之星”大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:一是有利于引导两岸导游提升服务质量,确保服务品质。在《旅游法》实施背景之下,此次大赛吸引了厦漳泉以及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金门、澎湖两岸八市县众多导游报名参加,各县市借助此次大赛,在广大导游队伍中进一步强化练内功、比技能,拼服务,有助于导游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服务品质。在决赛中,各位选手也将展示渊博的知识、贴心的服务以及多才多艺的素养,在两岸导游队伍中树立典型和标杆,引导两岸导游更好地服务游客;二是有利于提升“海峡旅游”品牌影响力,让品牌更有魅力。“海峡旅游”品牌的打造,需要从各地旅游资源出发在旅游吸引物、旅游产品、旅游设施等各方面进行品牌引导与管理,这其中,品牌导游的培育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,因为,导游直接面对游客,是“海峡旅游”品牌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之一。此次大赛突出“海峡两岸导游之星”,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报道,向各地游客展示两岸导游的专业和敬业,让优秀导游为“海峡旅游”品牌注入活力和魅力。
 
  本次大赛有以下几大亮点:
 
  第一、大赛规模大,区域广,既促进了两岸交流,又推动了厦漳泉旅游同城化。大赛吸引了两岸八市县组团参加,两岸参赛单位多,涉及区域广,影响面大,体现了两岸旅游界对导游工作的重视,借助大赛平台,强化两岸导游合作。同时,厦漳泉首次联合主办、参与导游类大赛,这在厦漳泉旅游同城化方面,以导游培训管理为切入点,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。
 
  第二、大赛创新形式,内容丰富,既开创了导游比赛新模式又注重两岸选手深度合作。
 
  首次独具特色地诠释同宗同缘,促进两岸选手合作。为了生动体现两岸血脉相连,在景点讲解环节,将以“同宗同缘”的方式呈现,届时,根据闽台两地选手确定的景点进行配对,组成2人制合作组,例如:菽庄花园对林本源园邸;沙坡尾对鹿港等,细腻、准确地讲述景点之间的渊源关系,体现两岸一衣带水、骨肉情深、同宗同缘。与以往大赛中,选手只能“孤军奋战”不同,此次大赛从导游讲解的层面,演绎两岸之间的“携手合作”。
 
  首次将“团康”设为比赛环节,倡导快乐旅游。“团康”是台湾导游在带团时常用的一种方式,借助简易实用的歌曲和肢体语言,与游客互动,营造团体欢乐氛围。大赛设置“快乐旅游”环节,就是希望选手进行一场精彩的“团康”秀,将导游自身特长与带团工作结合起来,无论是专业歌舞还是通俗表演,都将强调互动性,让客人享受快乐旅游。这突破了以往比赛过于注重专业性、偏向“自娱自乐”的局限。
 
  首次将大赛与专题培训相融合,深化两岸交流。在此次大赛期间,组委会安排了《境内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》、两岸导游(领队)服务业务交流这两个专题培训,分别由台湾和厦门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,让两岸领队更好地熟悉相关政策、安全、应急等专业知识,多形式加强两岸业务交流,提升领队服务水平。
 
  此外,大赛既增强了两岸导游培训、管理的零距离交流,又有助于建立长效机制,赛后,厦门将组织优秀导游、市导游协会部分骨干会员赴台湾与台湾导游业界进行交流,大家相互取长补短,共同成长。阳方根副局长在主持中最后总结:旅游让生活更美好,导游让旅游更精彩。 
 
  本次大赛由厦门市旅游局、泉州市旅游局、漳州市旅游局、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、台湾导游协会、高雄市观光导游发展协会、台中市观光导游协会、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、中华两岸海峡旅游品牌营销传播联盟共同主办,厦门市导游协会、厦门欣鹭导游服务公司承办。本次大赛得到了思明区旅游园林局、风尚94厦门旅游广播、厦门空港佰翔花园酒店的大力支持。(文图/彭璠)


0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